近日,信息工程学院为期1个月的资助育人活动圆满落下帷幕。此次活动以落实国家资助政策、发挥资助育人功能为目标,围绕感恩教育、社会实践、能力提升三大板块,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,助力受助学生全面成长。
多元举措,构建育人新路径
活动筹备阶段,学校成立了由学生工作处、各学院辅导员组成的活动领导小组,精心策划活动方案,并通过校园网、微信公众号、宣传栏等多渠道广泛宣传,吸引众多受助学生踊跃参与。
在感恩教育系列活动中,感恩主题征文比赛共收到76份稿件,同学们用文字讲述资助政策带来的改变与感动。随后的感恩演讲比赛,76名选手以真挚的情感,抒发感恩之心与奋进之志,现场气氛热烈,引发师生强烈共鸣。赛后,优秀征文被集结成册,供全校师生学习交流。
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中,学生们走进社区,开展环保宣传2次、关爱孤寡老人活动1次、义务家教40课时,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。各专业学生还结合所学,开展社会调研,如农业专业学生深入农村,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调研报告。

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,学校邀请3位企业专家和就业指导老师,开展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讲座2场,培训学生600人次。创新创业培训与竞赛吸引了4支学生团队参与,多个优秀项目在比赛中崭露头角,学校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与后续指导。

成果丰硕,彰显育人新成效
此次资助育人活动成效显著。通过征文和演讲比赛,学生们的感恩意识大幅提升,部分学生主动参与校内勤工俭学和志愿服务,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。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,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,也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,获得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。在能力提升方面,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培训帮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,激发创新思维,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创业筑牢了根基。
反思改进,开启育人新征程
尽管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,但仍存在一些不足。活动时间安排紧凑,导致部分学生因时间冲突无法充分参与;社会调研活动专业性强,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,调研质量有待提升;活动宣传侧重于前期通知,对活动过程和成果的报道不够深入。
针对这些问题,学校表示将优化活动时间安排,提前发布活动计划,为学生留出充足的准备时间。在社会调研活动中,增加指导教师的参与,提供更多选题参考与方法指导,并设立更具吸引力的奖励机制。此外,学校将安排专人负责活动过程和成果的宣传报道,通过校园媒体平台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与成长故事,扩大活动影响力。
此次资助育人活动的成功举办,是信息工程学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、推进资助育人工作的生动实践。未来,学校将持续优化活动方案,为受助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有力的支持。